幾天以前,國防部長邱國正在立院證實,未來軍制改革擬取消陸軍現行三個軍團,以及澎湖、花東防衛指揮部的全銜,不分平戰皆採「作戰區」編制,賦予作戰區指揮官更大的跨軍種指揮權限,其角色猶如「小參謀總長」。
此新聞一出,頓時引來正、反兩方評價。
反對方理由諸如陸軍掌控作戰區的人事權,此舉無異吃掉海、空軍的指揮權;台灣戰鬥部隊的數量有限,作戰指揮應盡量扁平化,區分成作戰區猶如疊床架屋。
至於肯定方的言論,例如邱部長能放棄陸軍本位主義,因為作戰區指揮官也可能是海、空軍將領;這項變革可以解決陸軍軍團與作戰區指揮權責的問題;另外,三軍聯合作戰是未來戰場的趨勢。
其實,無論是正面或反面言論,首應考量的是國軍未來將會面對什麼樣的戰場環境?
我們不妨想像一下未來兩岸戰爭,發動者定然為解放軍,絕不可能為國軍。因而台灣將承受第一擊,而第一擊的目標也必定包含「指管通情」的神經中樞。
也因此,國軍必須認真思考指管通情遭到破壞後的作戰指揮能力。作戰區成立之前,指揮中樞集中在衡山指揮所,如今加上五個作戰區,猶如生出五個「副指揮所」。至於指揮所與副指揮所之間的關係,「副」應為備份,僅在取代戰時「正」遭受攻擊,無法遂行原定的作戰指揮任務。
畢竟台灣幅員狹小,兩岸一旦爆發戰爭,整個台灣與鄰近海空域只可能屬於同一個戰場;作戰區表面上讓指揮「三度空間」立體化,其實仍停留在「地境線」的二度空間,因為戰機起飛以後很可能已經進入另一個作戰區,硬是把空軍或海軍劃分成五個作戰區,對作戰指揮而言有一定的難度。
然而就戰損後的指揮能力,作戰區的改革值得肯定。改革的首要之務不是哪個軍種占哪個缺、哪個作戰區指揮哪個作戰部隊,而是盡快建立各個作戰區的「作戰指揮中心」。至於建立的標準,一在遭受第一擊後的存活力,二在具備獨力指揮全台作戰的能力。如果能做到以上兩點,改革就有非凡的意義,否則只是換湯不換藥,徒有虛名卻無法提升國軍的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