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造成這次令全國悲慟的黑鷹直升機飛行意外?
想當年在陽字號服務,同樣是農曆年前執行「專送任務」,接送高級長官從基隆往返馬祖勞軍。那天預定夜間十一點啟航,長官十點半抵達,艦長在官廳做完「航前簡報」,隨即匆匆趕往駕駛台。
不幸啟航時,海上突然起一陣濃霧,能見度僅約三、四十公尺。我站在駕駛台連艦艉都看不到,因而建議延後啟航。艦長凝重眼神猶豫片刻,咬咬牙還是下達準時啟航命令。
為了航安,本艦每隔十幾秒就拉汽笛一長聲,然而除了本艦汽笛聲,港內不時傳來其他汽笛聲。駕駛台官兵真可用「心提到嗓子眼」來形容當時緊張的心情。就在這時戰情室回報:「雷達疑似看到前方有大型目標!」聽到這報告,艦長想都沒想便下令減速。
正當大家雙眼盯著前方,猛不及然看到一個「龐大黑影」。我還沒看出是什麼,就聽到艦長一連下達:「雙俥退一、雙俥退二、雙俥退三!」
直到這時我才看出,那是一艘大型商船「橫在前方」,龐大艦身完全擋住本艦前行方向。
所幸本艦速度不快,退俥也及時來到,這才避開了可能的碰撞。
看到這,或許你會好奇:既然港裡有濃霧,為何不暫緩出港?
會問這問題,肯定沒執行過「專送任務」。專送任務,多半接送上將階級以上高級長官,任務成敗關鍵是「準時出發、準時抵達」。
試想高級長官日理萬機,行程通常都排得滿滿的,如果延時抵達,必將影響後續活動,而每個活動又牽扯到幾百,甚至幾千個官兵準備工作。
切記:「準時」是專送任務「單位主官」念茲在茲的使命。
好比這次直升機「正駕駛」,準時出發、準時抵達是他心頭最大的壓力。因而飛至半途,當山區起了濃霧,正常狀況下為了確保安全,他會減速並拉高飛行高度。可是那一天總長在座,地面又有一大群長官在恭候大駕,有沒可能「不能遲到」壓力讓他執意而前?
從我當年執行專送任務經驗,深深了解「使命必達」軍中文化,增加了許多平淡任務的危險性。
專送艦危急時刻,艦長身旁有七、八個官兵,戰情室另有雷達士官協助。
專送機危急的時刻,除了正駕駛自己,他能依靠誰?
講到這我不得不好奇,如今電子地圖非常成熟,GPS導航也十分精準,為什麼飛機沒有安裝警告系統——凡是高度超過 「飛行高度一百公尺以下」的山脈,電子地圖會出現紅色警示。
類似的「艦用警示系統」,遠在卅年前我擔任二級艦艦長時就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