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即將日落西山

航母的發跡始於二次大戰,那時電腦不存在,沒有射控系統,具備「主動尋標」能力的飛彈還未問世,傳統火砲的命中率基本上仰賴人力目視。目視的精確度與距離成反比,也就是距離越遠,精確度越低;距離越近,精確度越高。因而如何在攻擊時拉近目標的距離,想方設法提升武器的命中率是當時作戰的優先考量。

這種背景下航母應運而生。因為航母可以縮短「攻擊發起」距離,航母起飛的艦載機又可將武器帶到目標上方,飛行員俯衝航對目標,幾乎等同神風特攻隊的自殺攻擊,只是在拋彈後飛機再緊急拉起、脫離。此雖可大幅提升命中率,但飛行員必須冒著被擊落的風險。

今日戰場環境因電腦科技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例如巡弋飛彈攻擊距離超過數百公里,多半具備自動導引、終端尋標的能力,命中率更高達七、八成。擁有這種巡弋飛彈,作戰時為了提升命中率,還需要飛行員冒著生命危險將武器載到目標上空嗎?

講個誇張的比喻,二戰的「飛機+飛行員+炸彈」等於現今的巡弋飛彈。或是換個角度看,現今巡弋飛彈等於二戰時的神風特攻機,只是以智慧型電腦取代誓死達成使命的飛行員。再加上巡弋飛彈掠海飛行、超音速、精確度高、威力強,因而破壞力遠勝過神風特攻機。

華麗的載台不能殺敵,武器才能。從殺敵的視野看,1艘沱江艦可以配備16枚主動攻艦飛彈,時光如果退回二戰,等同艦載16架威力更強大的神風特攻機,而兩者的主要差異是:巡弋飛彈為「1次性」用品,艦載機則可回收、重複使用。

航母在未來戰場的功能,大概就剩遠程兵力投射,使能在遙遠的戰場建立空優。然而這功能隨著攻艦飛彈的日新月異,例如超音速飛彈日漸普及、速度越來越快;終端攻擊速度接近10馬赫、垂直向下的「攻艦導彈」技術成熟,航母的罩門越來越多,防衛能力越來越弱,日落西山是不可避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