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話題——小英博士學位是真或假,你有什麼看法?
我問過許多人,不管年輕或年老,不論政治立場是什麼,幾乎眾口一致地說:「怎麼可能是假的!」
沒有錯,我也這麼認為。
小英曾在政大、東吳等名校任教,又長時在政府高層任職,如果她的博士學位是假的,過去三十五年漫長的歲月,為何從來沒有穿幫?
博士學位是那麼容易騙過別人的嗎?
幾年前我就聽過這話題,即使最近被炒得火熱,我始終認為這是有心人士含怨報復,或政治對手的惡意抹黑。直到幾天前意外看到賀德芬教授的記者會,突然挑起了我的好奇。
如果同樣的情形發生在我身上——別人懷疑我波士頓大學的碩士學位造假,我會如何回應?
想都不用想,我會直接拿出當年的畢業證書,任你如何拷貝、如何送驗,真的就是真的。
實在有人吹毛求疵,指責我花了高價購買膺品,那還有當年我在波士頓大學的同學啊!他們全都見證我求學以及畢業的過程——這些人不能證明我的學歷?
果真有人站出來為我做證,別人卻懷疑他們全被我收買,請再去查波士頓大學的學籍資料——某年某系畢業的學生名單,有沒有我的名字?
除此以外,由於我是校友,每年我都會收到波士頓大學寄來的信函數封,或是希望我捐錢,或是通知我學校與系裡近況。
這一切,做得了假嗎?
很直覺的反應,換成小英,她的回應又是什麼?
一路躲躲閃閃,從不正面回應。直到今年六月,才補送一份「品質不佳」的博士論文,再透過留美人士的臉書,間接公布她的畢業證書。
真正的答案到底是什麼,可能只有小英心底最清楚。
假如你對這話題也有興趣,我誠懇地建議你,仔細研讀美國學者林環牆撰寫的《獨立調查報告》。
此報告文長50頁,我反覆看了三、四遍,並摘要做成兩頁的「比較表」。
做為一個負責的知識分子,你應看《獨立調查報告》的完整內容。
如果你沒有時間或沒有興趣,至少應該看我摘要的兩頁內容。
看完以後你會明白: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最後提醒各位讀友,邏輯推理有一個基本原則:
當許多證據都不太尋常,最可能原因是:原始的假設是個錯誤。
假設:某證書是真本——結果這個異常、那個異常……,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真本推定」是個錯誤。
美國學者林環牆《獨立調查報告》重點摘要
項次
|
一 般 情 形
|
本 案 狀 況
|
1
|
審查通過的博士論文「定稿」,依LSE規定須提供三本,供校方三所圖書館典藏。
|
當年LSE 107個博士畢業生,其中一人論文於1992年被註銷,其餘106人,除蔡以外,餘皆依規定辦理。至於蔡的論文,無論是紙本、數位電子檔,或圖書館收藏資料,完全找不到。2019年6月,蔡才補送一份品質不佳的論文到LSE圖書館。
|
2
|
當年論文封面與背面都是藍色。
|
蔡補交的論文為黑色。
|
3
|
為利學術研究,任何人都可以上網查閱LSE圖書館的館藏博士論文。
|
非經蔡同意,不可拷貝、影印,甚至連內容都不可引用。即使翻閱,也必須在圖書館館員監視下進行。
|
4
|
送交圖書館收藏的博士論文是學生的研究心血,也是後人檢視其學術價值的標的,因而品質精美,內容也必定經過再三校對。
|
蔡今年補送的論文,品質粗糙,以「手寫」更正打字錯誤,附註標示未依規定「上提」,有的章節段落的「名稱」和後頁內容不一致,第一章甚至缺了六頁。
|
5
|
送交圖書館收藏的論文定稿,由於「已取得博士學位」,因而「自稱」不會使用「博士候選人」。
|
蔡論文所有提到作者自己,都使用「This candidate」(博士候選人)。
|
6
|
論文第二頁「Acknowledgement(致謝)」文字清晰,與後續篇章的「影印」效果不同,理應為後來補打再添加進去的資料。
|
兩位致謝對象都已過逝,無法查證真偽。
|
7
|
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必須具備指導的資格。
|
唯一的指導教授當時年僅30,也只有學士學位,而且在1982年離開LSE,蔡卻在1984年獲得博士。
|
8
|
從進入博士班到完成論文,通常需三至四年。
|
蔡只花了兩年就神速完成厚達365頁,加上778個附註的論文。
|
9
|
當有人質疑你學位,最直覺的反應是展示當年取得的學位證書。
|
蔡的學位證書,今年6月首次展示在海外某教授的臉書,國內隨即有人轉貼聲援。然而蔡本人並未承認。直到一個月以後,蔡才親自出面展示同一份證書的正本。讓人難免懷疑,海外展示是在測風向。
|
10
|
證書「副校長」欄位簽名,應為1984年LSE的副校長。
|
蔡展示證書上的副校長簽名,任職於2012至2018年。雖然後來某立委解釋,這是蔡於2015年申請補發證件所致,但這又生出兩個疑問:
1. 博士學位證書何等珍貴,每個人必然都謹慎收藏。
2. 蔡分別於2012與2016年參選總統,依規定候選人必須繳驗學位證件。該兩個時間點蔡繳交的是什麼證件?
|
11
|
依LSE規定,若補發證書,其內容必須與「原始證書」的內容「完全相同」(identical),例如相同的文書,以及相同的簽名。
|
由於簽名不同,顯然此證件違反校方自訂的規定。
|
12
|
若公開質疑某校提供的證件為膺品,事件又鬧得如此之大,校方通常會出面說明。
|
LSE校方從未對此事件公開發表意見,而是由LSE「台灣研究計畫」「主任」在臉書轉傳,台灣媒體卻以「校方正式回覆」誤導台灣民眾。
|
13
|
正式獲頒博士學位以前,學者不會自稱「博士」,就如同佔了「少將」缺,實際授階以前,沒人敢自稱「將軍」。
|
蔡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1983年在政大法學論壇發表數篇文章,那時已署名「LSE經濟法學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