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總長的海軍歲月

  20171017日,是海軍官校七十週年校慶,官校為此出了專刊,裡面登了篇參謀總長撰寫的《我的海軍歲月》。
  參謀總長簡稱「總長」,以前編階是四星一級上將,終身職。後來因為實施「精粹案」,六年前降編到三星二級上將。
  不管是四星或三星,總長都是軍職的「最高階」,目前由海軍上將李喜明擔任。
  提到李喜明,假如你是我的忠實讀友,肯定對他不陌生。因為我有兩篇文章介紹過他,分別是《左營軍區故事館》,以及《海軍軍樂隊》
  


  今天要利用擺渡黃河的角落轉載總長李喜明撰寫的《我的海軍歲月》,理由如下:
  第一,這是一篇令人感動的文章,特別是前半段,簡短的文字描寫他和母親的親情互動,情深語摰、真情流露,讓人看得在剎那間胸腔充滿又酸又熱的感覺。
  第二,他的從軍過程是許多職業軍人的寫照。例如我,除了因為家貧,另外就是天真的認為「軍校學生不必讀書」,這才愉快、充滿嚮往地抱著「投筆從戎」的心情進入海軍幼校。看到他的文章,依稀有幾分熟悉感。當然,只是「依稀」,畢竟我們在海軍的成就有天壤之別。
  文後附錄就是總長李喜明上將的文章,請各位讀友慢慢欣賞。

附錄:《我的海軍歲月》為海軍官校建校七十週年特刊而寫 李喜明

  今年適逢母校建校七十週年,亦是我任官的第四十個年頭,回想四十七年前踏進官校校門,還只是個懵懂無知的15歲孩子,一轉眼竟已奉獻大半生於海軍,著實令人感慨。

食指浩繁家境困,為解束縛從軍路
  每個海軍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常聽學長們訴說著如何在青澀年少時即立下投身海軍的抱負,但幼時的我並沒有投筆從戎的豪情壯志,也不是克紹箕裘的軍人子弟。我出生時家裡太窮,是母親獨力一人燒開水、燙剪刀,親手剪斷與愛子相連的臍帶,用那溫柔又堅毅的雙手迎接我的到來。由於自小體弱多病,五個孩子中對我最為疼惜。
  幼時記憶最深刻的是母親為三餐張羅的身影,每天面對食指浩繁的重擔想方設法,費盡心思。儘管家計捉襟見肘,母親對孩子教育的堅持從未動搖,嚴格要求我們的課業。我生性愛好自由不喜被管束,初中時看見就讀空軍幼校的二哥,寒暑假回來每天都可以出去玩耍,天真的以為只要讀軍校就可以海闊天空了。
  初中畢業後順利考取官校預備班,報到那天,母親送我到基隆車站,正當興高采烈地踏上車廂,一回首卻瞥見她在月臺上拭淚的身影,隨著火車汽笛聲離家愈來愈遠,我的心情卻越來越沉重,幾經思量後在汐止下車回了家。母親見我回來心裡雖然高興,卻也察覺到我的鬱悶不樂,到了晚上她故作豁達狀鼓勵我南下就讀,殊不知,這一去就決定了我的海軍人生;而母親無怨無悔付出與成全兒女的糾結,在我為人父後,終於體會。

少小離家開眼界,官校生活趣事多
  預備班第一年暑假,區隊長帶我們徒步長征中橫公路,有一晚夜宿福壽山農場中正堂,農場種有水蜜桃,那個年代的水蜜桃全都外銷,大家不僅沒吃過,連看都沒看過,只見果實粒粒飽滿,表皮白裡透紅。一群十五、六歲的孩子禁不起眼前的誘惑,晚上組成特攻隊向果園進攻,收穫滿滿自是不在話下,每人分得好幾顆,一路上邊走邊吃,真是過癮!而我則小心翼翼保存了一顆回家送給母親。她坐在床上,一邊品嚐一邊稱讚,那歡喜的神情我永遠記得,這是我這輩子做過最滿意的一件事!
  雖然躲過母親的約束,然而預備班生活限制更多。功課不算頂尖,平日調皮搗蛋,學長整學弟的各個招式,對我而言習以為常,甚至已視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官校一年級時,學長整我整到新同學看的都嚇哭了,但我這個老鳥卻輕鬆自在。幸好當時我迷上了吉他參加輕音樂社,那怕下課十分鐘而已,也要衝回寢室練習,黑膠唱片加上一把吉他是我假日的最佳寫照,也是我官校生活最愜意自在的時光。

艦艇生活多挑戰,勤訓苦練紮根基
  民國66年畢業至洛陽軍艦報到,擔任通信官。一上船就面臨與美方的「獵鯊操演」,面對這麼重要的演訓當然緊張,為了做好萬全準備,日以繼夜地研讀相關準則;演習時夜間會實施防空作戰無線電話演練,不僅要瞭解全般狀況,還要用英文術語迅速、清楚地傳遞情資;當我看到副長游刃有餘地應答,心中滿是佩服,心想著「有為者亦若是」,誰知第三天晚上事情就來了,當網路呼叫我們時,副長也不知去哪了,著急的我只能硬著頭皮上場,雖然不像副長那般流利,倒也勉強混過,從此信心大增。
  隨後調至大安軍艦擔任作戰長,半年後接到通知至左營總醫院報到。那時茄比級潛艦回國不久,需要新血傳承,通知了六十五及六十六年班前卅名進行體檢,挑選潛艦軍官班學員,我就這般迷迷糊糊的被錄取了。進入潛戰隊後便開始為期半年的堂課,接續在船上實習一年,完成頗為艱難的合格簽證。
  潛艦生活讓我學習受益最多的,當屬五十七年班的紀惟正艦長,他專業無敵,精力無限,又有一番磨人的本事,跟隨他在國內及荷蘭接艦的歲月裏,為了好強,我不知犧牲了多少睡眠,但也得到了無數的啟發,為我日後在海軍的工作,奠定了穩固紮實的根基與思維邏輯的能力。潛艦上的工作講求務實穩重,這與我愛好自由的天性其實頗有出入,不過不服輸的個性,讓我留了下來,經年的磨練,也徹底改變了我做事的習慣與方法。
  細數我在海軍的青春歲月,幾乎都是日復一日的在艦艇及海上度過,這應該是多數海軍同仁的寫照,而這也是構成海軍堅實戰力的基石。回想當初連續擔任海豹、海虎及海陽三任艦長,從這個梯口跨到另一個梯口,真不知哪來的毅力,就這樣無怨無悔地度過了。

系統科技相結合,擘劃新制戰力揚
  民國90年晉任少將,任職國防部通資局系統資訊處處長期間恰逢博勝專案啟始,此一專案是因應三軍聯合作戰的需求,以軍售方式委託美國建立一座最先進的C4ISR系統,由於此系統不似其他軍售案般有現成具體的產品,而是必須結合我國的作戰環境,以客製化的方式設計建構。有感於此系統對國軍邁向現代化作戰的重要性,我投入了大量時間研讀美軍的系統架構規範,在美方龐大的專案小組抵臺之前,就率領三軍工作小組完成了建置系統所需的作戰架構,猶記得此一工作成果讓美方大為訝異。如今看著這套系統(已由博勝易名為迅安)扮演著國軍聯合作戰指揮管制最重要的角色,心中亦覺與有榮焉。
  民國91年歷練完二五六戰隊戰隊長後調至國防部兵棋暨模式模擬中心擔任主任,當時國軍漢光演習尚在沙盤式兵棋推演的階段。那一年漢光十九號演習,美方首次派遣觀察團參與演習,李傑總長賦予我將演習現代化的任務,猶記得當時許多將領並不認同,使得改革之路十分艱辛,但我非常幸運,在李傑總長的支持與前太平洋美軍司令布萊爾上將的協助下,兩年之內引進了美軍聯合戰區模擬系統(JTLS)及聯合作戰訓練制度,將傳統的圖上兵棋推演進化為現代化的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ComputerAidedCPX),模式模擬中心亦改制為聯合作戰演訓中心,這個與美軍同樣現代化的演訓方式,維持至今沒有改變。
  民國94年接任司令部計畫署署長,接手承辦拉法葉佣金仲裁案,此案過程曲折、案情複雜,再加上外界的繪聲繪影、加油添醋,引發全國矚目,海軍聲譽也因此案遭到重創。我閱讀許多檔案文件,深感海軍蒙受了不白之冤,遭到莫大的汙名,下定決心全力投入,爭取經費、協調律師、尋找證人,為仲裁官司作最佳的準備,所幸有傑出的律師團隊及前總司令葉昌桐上將等前輩的鼎力協助,我方在辯論庭上大獲全勝,最終判決我方獲賠8.75億美元。此案金額固然龐大,然而,最重要的是釐清了此案佣金絕非授意,事前毫不知情,海軍的清白也因此得以證明。

左營軍區故事館,彰顯海軍忠義風
  發生於民國54年的「八六海戰」我方死傷慘烈,任務未能成功,因此海軍向來低調以對。民國104年我在司令任內,適逢海戰五十週年,我以為無論戰事結果如何,每位曾經為海軍、為國家犧牲生命的前輩都是我們的英雄與典範,值得我們致上最崇高的敬意。86日我於左營三角公園內胡嘉恒將軍紀念碑前,主持海戰五十週年祭典,並邀請當年參戰前輩及遺族參加。這是海軍第一次為「八六海戰」舉辦盛大祭典,當我與前輩及遺族一一握手致意時,從他們顫抖卻充滿情感的雙手,與幾欲奪眶的淚水中,看到保存與宣揚海軍忠義歷史的責任與義務,初次發想要在海軍建立一個紀念館,將海軍前輩奮不顧身為國犧牲的精神永遠保存。
  有別於傳統軍史館,我希望是以一個嶄新的概念來創建,重點在海軍精神的呈現,而非只是靜態史料的展示,我想要藉此喚起海軍世代間的情感,也要能夠觸動每一位參觀者的內心。籌劃之初同仁們因無法理解我的構思,不是一臉茫然,就是面有難色,然而我秉持信念,意志堅定,十分幸運地找到各方專家的協助,再加上工作團隊的努力,終於一步步打造出一個運用多媒體影音,配合3D實體圖臺,動、靜態穿插的展示場景,將左營軍區的動人故事娓娓道來,將海軍護衛海疆的價值具體呈現,同時亦以數位化的方式顯現豐富多元的歷史資料,開館至今一年兩個月,參觀人數已達四萬餘人次,獲得了廣大的迴響。
  故事館籌建完成後我將之交給母校管理,作為教育及校際交流之用,讓學弟妹能夠耳濡目染於先進前輩的無我大愛與建軍路程的困苦艱辛,在潛移默化中傳承海軍的核心價值,堅定為海軍奮鬥奉獻的決心。

海軍火炬熠光輝,傳續忠節與榮耀
  這片大海有我無悔的青春歲月,近半世紀的情緣與淬煉,非三言兩語可盡訴,隨著年歲增長,愛海軍的心一天比一天濃厚。乘風破浪的豪情與一覽四海三洋的豪氣,是海軍光鮮的一面,然而箇中艱辛非局外人所能體會:吐了再吐仍要堅守崗位的煎熬、無數準則與教令的長程賽跑、晚上值更白天操演的耐力考驗、嚴格要求反覆操練的高壓環境、每個該是團圓卻在海上執勤的日子海軍時時刻刻都不輕鬆,但我們每一位海軍人都要有深切的體認,我們雖然平凡,卻肩負著守護海疆的重責大任,有著義不容辭的擔當!學弟妹們,海軍薪火相傳的火炬將交至你們手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讓我們一起為海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