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請大家看一篇報導:
有位建築商,年輕時以精明著稱於業內。那時的他,雖然頗具商業頭腦,做事也成熟幹練,但摸爬滾打許多年,事業不僅不見起色,最後還以破產告終!
那段失落且迷茫的日子,他不斷反思自己失敗的原因,然而想破了腦殼也找不到答案。論才智,論勤奮,論計謀,他都不遜於他人,為什麼有人成功,而他離成功越來越遠呢?
百般無奈的時候,他在街頭漫無目的地閒轉,路過一家書報亭,買了份報紙隨便翻翻。看著看著,他兩眼豁然一亮,報紙上的一段話如電光石火般擊中他的心靈。
他快步回家,把自己關在小屋,思緒翻騰,盡夜難眠。
後來,他以僅剩的一萬元為本金,再戰商場。這次,他的生意好像施加了魔法,從雜貨鋪到水泥廠,從包工頭到建築商,一路順風順水,合作夥伴趨之若鶩。
短短幾年,他的資產暴增到一億元,創造了商業神話。
許多記者追問他東山再起的祕訣,他回了四個字:只拿6分。
又過了幾年,他的資產如滾雪球般超過100億元。
有一天他到大學演講,其間不斷有學生提問從一萬元變成一百億的祕訣。他笑著回答:「我一直堅持少拿2分。」
學生們聽得如墜五里霧中。
望著莘莘學子渴望成功的眼神,他終於揭祕了一段往事,說自己當年在街頭買了份報紙,裡面有採訪李澤楷的報導,讀後很有感觸。
記者問李澤楷:「你父親李嘉誠究竟教了你怎樣的賺錢祕訣?」
李澤楷說:「我父親從沒告訴我賺錢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做人處世的道理。」
記者大驚,不信。
李澤楷補充解釋:「父親叮囑,你和別人合作,假如你拿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我們李家拿6分就可以了。」
說到這裡,他動情地說:「這段採訪我看了不下一百遍,終於弄明白一個道理――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細想一下就知道,李嘉誠總是讓別人多賺2分,所以每個人都知道和他合作會賺到便宜,於是更多的人願意和他合作。如此一來,雖然他只拿6分,但生意卻多了100個;假如他多拿2分――8分,多出的100個生意可能會只剩下5個。
到底哪個更賺錢呢?
奧祕就在其中。
我開始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過於精明,總是千方百計從對方身上多賺錢,以為賺得越多,就越成功,結果是:多賺了眼前,輸光了未來。
演講結束以後,他從提包取出一張泛黃的報紙,正是採訪李澤楷的那張,多年來他一直珍藏著。報紙的空白處,一行毛筆小楷,端端正正書寫著: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我只拿6分。
他說,這就是一百億的起點。
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這,也許就是對「捨得」最佳的解讀吧!
這篇報導五、六年前我就看過,當時感觸很深,特別是文尾那句: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如果年輕時看到這句話,我可能會回以:別開玩笑了!
既然做生意,當然要斤斤計較,能多賺一分就多賺一分。什麼「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我只拿6分」,哪有這種生意經?
早年對這種大話我只會一笑置之。可是,如今走過62個年頭,卻感覺是金玉良言。
我認識一位做生意的長輩C,十多年前就跟我講過類似的話,他說:「我問下包商:一件你要多少錢?如果對方要求200,通常我會給他210、220。」
至於為什麼?和前文的理由類似。
反之,我也見過精明的生意人H。
年輕時我對H佩服到了極點,也親眼看著他飛黃騰達。
可是,轉眼三、四十年過去了,如今C和H的成就如何?
他兩人在專業領域中,都稱得上執著、敬業、拚搏,以及擁有競爭者所不熟悉的「know-how」。
唯一的差異是個性。
H精明算計,利益一旦抓在手中,絕不退讓。
C少與人爭,腳踏實地,寬待合作夥伴。
兩人各創業四十多年,C生意越做越大,在業界越來越屹立不搖;H創業之初一路順遂,後來爭議頻頻,如今生意規模遠小於全盛時期,因而日子過得不舒坦。
人生唯有走過、見過,才會明白: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五、六年前我就明白這個道理,為什麼今天才說出來?
因為最近看到民進黨所做所為,特別是那群高高在上的執政菁英,讓我強烈感受「精明」兩個字!
希望透過此文,提醒這群菁英在機關算盡時不要忘了:
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