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能精準掌握中共導彈的路徑?

對於大部分軍事迷而言,他們熟知的是軍事裝備的「規格」。好比某空中雷達的偵測角度有多大、距離有多遠,且似乎認定所有出現在此範圍內的空中目標必「無所遁形」。這和真實狀況有很大的差距。

對於空中目標的追踪,信號來源基本有兩種。最常見的是飛機本身透過AIS系統發出的「位置信號」,基於飛航安全,所有飛行中的民航機都必須發出此信號。至於軍機,特別是戰鬥機,為了保持行動隱密,飛行時通常不會開啟AIS系統,這時必須透過軍方雷達站的運作,才可能建立追踪。若想成功建立追踪,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      目標的距離與高度在雷達偵測範圍之內。

2.      目標的速度與「雷達橫截面」可以滿足雷達的設計規格。

3.      雷達正常運作,發出無線電波;無線電波碰到目標反彈,雷達「接收機」收到反彈信號。

4.      經過信號處理,目標「回跡」(raw video)出現在「雷達操作手」的顯示幕。此回跡是一個「光點」,如果是民航機,大小如米粒;如果是戰鬥機,大小如芝麻;如果是飛彈,大小如筆尖。

5.      對大部分雷達,這時必須依賴「操作手」以目視「識別」出此光點,再透過「追踪球」建立追踪,因而操作手的經驗與專注度會影響追踪結果。至於少部分高功能雷達,例如安裝在新竹樂山的鋪路爪雷達,系統具備「自動追踪」的能力。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試想鋪路爪偵測距離遠達三千公里,若在此範圍內所有「大小超過筆尖」的光點都「自動」建立追踪,能夠想像會出現多少目標嗎?這會不會超過系統追踪的目標上限?這中間又有多少屬於錯誤的假目標?

只要出現在雷達的偵測範圍之內,目標便無所遁形是一般人的認知。對於有實務經驗的雷達操作手而言,他心裡會清楚,精準掌握一枚飛彈的飛行路徑,絕不是想像中的「理所當然」。否則,為什麼此次軍演中共發射了幾枚導彈,台、日、美公布的數目會有所不同?

當各方數字不同時,哪一方比較可信?

這得看誰的雷達性能佳、誰的雷達位置好、哪一方雷達操作手更專注。就這些條件來比較台、日、美三方,樂山雷達站樣樣居於優勢。因而除非政府有意欺騙民眾,否則與其相信美、日,不如相信我們國防部。

最後我必須說,日方主動公布四枚東風導彈飛越台灣上空,實在心懷叵測。政府各部會各有各自的責任,也應竭盡全力解決各自的問題;且只要不影響國人安危,不管什麼情報,基本原則都是少說為妙。「人民有知的權利」是一頂高大上的帽子,就此軍演,兩岸劍拔弩張之際,一旦發布中共導彈通過台灣上空的資訊,廣大民眾會不如驚弓之鳥?果真如此,這不就順了北京「武嚇」的意圖?